布林带是由约翰·布林格(John Bollinger)在1980年代创立的一种广泛使用的技术分析工具。它们用于衡量市场波动性,以及识别金融资产(如股票、商品或货币)可能的超买或超卖状态。
定义
布林带由三条线组成:
- 中间带:这通常是特定周期收盘价的简单移动平均(SMA)。
- 上轨:设定在中间带上方一定数量的标准差。
- 下轨:设定在中间带下方相同数量的标准差。
上轨和下轨之间的间距可以指示市场波动性:更宽的带意味着更高的波动性,而更窄的带则表示较低的波动性。
计算
1. 中间带:计算特定周期(通常为20天)的SMA。
中间带 = 20天收盘价的SMA
2. 标准差:计算同一周期内收盘价的标准差。
3. 上轨和下轨:分别将上轨和下轨设置为中间带上方和下方2个标准差。
上轨 = 中间带 + (2 × 标准差)
下轨 = 中间带 − (2 × 标准差)
示例
让我们计算一个假设股票的布林带:
假设以下数据:
- 该股票的20天SMA = $50
- 该股票在20天内的标准差 = $2
- 中间带: 中间带 = 50
- 上轨: 上轨 = 50 + (2 × 2) = 54
- 下轨: 下轨 = 50 − (2 × 2) = 46
因此,该股票的布林带为:中间带为$50,上轨为$54,下轨为$46。
在金融分析中的用途
- 波动性分析:带的宽度有助于理解资产的波动性。
- 超买/超卖状态:价格触及或超过上轨可能表明超买状态,而触及或低于下轨可能暗示超卖状态。
- 挤压:带彼此靠近的“挤压”可能表明可能会发生剧烈的价格变动。
- 价格目标:带也可以作为潜在的价格目标或反转点。
重要的是将布林带与其他指标结合使用,因为它们并不指示移动的方向,仅指潜在的波动性和相对价格水平。